人世間,如果真有一部《多啦A夢》中穿梭過去未來的時光機,真有一道《哈利波特》裡連結魔法與「麻瓜」的驚奇門,我確定那扇門一定是藏在最喧囂與最孤獨的 某個空間點上。或許我就曾經乘著時光機,大聲地對這世界說出類似像「芝麻,開門」這樣的咒語,在我小時候,最是流連玩樂的廟會戲棚下…… 。
每年的五月十三,是大稻埕熱鬧的日子,境內霞海城隍廟祭典賽會,挨家挨戶都要請客大拜拜,既保平安,又納福氣,民間的一呼一吸上達神明下通鬼域。沒有一個 小孩不喜歡廟會拜拜的,可以熱熱鬧鬧地看南北二路的迎神遊行,還可以吃到平時吃不到的雞鴨魚肉,一連幾天,城隍廟前都會搭起戲棚子,酬神還願,演出教忠敎 孝的野台戲。
hsias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久很久以前, 古早的台北黃昏的風微微吹著,一個矮小略胖的中年寡婦,帶著一個青年和一個小男孩走在重慶北路、寧夏路的圓環旁,那是她的兩個兒子,在躲空襲警報幾度「疏 開」後,母子三人又回到了昔日生活的圓環邊。青年手上拿著一條老屋拆下來的木板,他們一路走到不遠處的日新國小前,婦人東看看、西瞧瞧,跟青年耳語了一 下,終於,指著學校對街轉角處的一條水溝說:『好,就是這裡,蓋下去。』青年二話不說就把手上的破木板蓋在水溝上。婦人站上水溝板,低頭對小兒子說:『這 樣好,從現在開始,我們就在這裡賣麵作生意。』
完全沒有「賣吃」的經驗,為了生活,母子三人擺起了麵攤賣切仔麵,每天,青年負責「切麵」,婦人準備滷味,有人叫麵,小男孩就得提起裝麵的長條木盒子,做 快遞外送。盒子裡穩穩地可以放上三四碗切仔麵,通常,小男孩一路都用跑的,他跑得那麼快,一碗碗切仔麵的湯都流出來了。跑過街上,跑到樓上,在人家家門 口,趕緊把木盒子打開,用油膩膩的小手將溢出來的麵放回碗裡,再把碗中的麵捏一捏,從新捏回一團麵的形狀,這時,如果盒子裡還有一盤媽媽做的滷味,小男孩 當然會毫不客氣地先偷吃幾塊再說。他笑了笑,擦擦嘴,這才敲門大喊:送麵來囉。
hsias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那天母親又念起了她的「紅豆詞」,因為桌上一包剛買來沒兩下就被我當成零嘴吃光光的大紅豆。滴不盡的相思血淚,母親的目光如豆,碎碎唸也如大豆小豆落玉盤。 我們這個年代的所有老媽媽都有她小小童年的早慧與曉事,或是在自己家中劈柴起灶、上山下田、養鴨飼雞,或是當人家的童養媳,查某姏仔一 般被打被罵被賣來賣去……。媽媽的小時了了,雖不像阿嬤的裹腳布又臭又長,一講起來還是「恰似流不斷的綠水悠悠」。母親常講的她做小女孩時的英勇往事,我 最樂道的是,母親說:『我九歲就會殺雞,替恁阿嬤做月內。』這句話底下當然還會接著這麼一句:『哪親像妳,吃嘎這大漢啊,啥米攏未曉。』因為母親的十八般 武藝樣樣精通,我從小,樂於作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女人。
而我之愛吃大紅豆,或許是,打小就聽母親一再吟詠這「紅豆詞」的緣故。詞曰:媽媽是長女,底下五個弟妹,一大家子每天張開眼睛就要吃飯,外公賺錢不易,但總 算吃稀飯還有大紅豆可以配,阿嬤持家有道,每餐必把一粒大紅豆切成三等份,這才分給小孩子吃,這樣,一粒大紅豆就可以扒掉一碗稀飯了。
hsias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前每天我和娟娟在五月花下了班,總是兩個人一塊兒回家的。有時候夏天夜晚,我們便叫一輛三輪車,慢慢蕩回我們金華街那間小公寓去。現在不同了,現在我常常一個人先回去,在家裡弄好宵夜,等著娟娟,有時候一等便等到天亮。……」
這是白先勇經典小說《孤戀花》的一開始,像暗裡點起了一根菸,紅光明滅中,這樣寂寞的「我」平平淡淡地說著一段不堪回首的煙花故事,雖是小說的開始,卻有 一個關於「從前」而且是「每天」的結束。一夜繁華已盡,尋歡的街道夜歸的三輪車上,坐著從五月花下了班的「我和娟娟」慢慢盪回自己的家。晚風裡酒氣已殘煙 味消然,樓台下霓虹燈滅胭脂淚乾,唯有這首《孤戀花》的台語老歌還在曲終人散後被細細顫顫地哼唱,我們累了倦了不想再唱,也許,會有那麼幾個不曉事的女孩 家,一唱就到天亮。
hsias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依山傍水靈秀地,朗朗讀書聲,高聳雲霄大屯山,象徵我太平。
教學不倦眾師長,日日沐春風,歷史悠久好成績,美哉我太平。」
hsias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打開時報出版的《台北老街》這本書,有極大的篇幅,作者莊永明先生用「台北人寫台北事」的溫柔筆觸,撫今追昔地重新打造出舊日台北「城外」延平北路的一段 「太平」歲月。從「延平北路頭」一路走到「台北橋腳」,商家雲集,風月無邊。「江山樓」上車如水馬如龍,「媽祖宮」前有燒香有保庇;直的大街處處繁華,縱 的小路條條通達,一下子是「生生皮鞋」、「狗標服裝行」的如今安在,一下子又是「波麗路」、「法主公廟」的輝煌過去,每一段講古都似歷史的掌中戲,搬演著 那一代台北人樓起、樓塌了的時空傳奇;也像張愛玲筆下上海弄堂裡三十年前的老月亮,有著年華已沉可是故事永遠完不了的一爐香。
「延平北路的精華在二段」,《台北老街》裡是這樣講的:「二段的六十一巷,走二、三十步有一家老戲院『大光明戲院』,日據時代稱為『第三世界館』,在台北 市『古老』電影院排行榜中,是在前幾名的。這家戲院是台灣人的『專屬電影院』,所以在默片時代是用閩南語旁白的。」這裡的二段六十一巷,就是我小時候住的 那條燈火明燦的商店街。
hsias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好想再點一盞那樣明燦如月、綴麗成星的小小燈花,提在手上,舊夢般源源遙遙的不滅火光,映著笑,閃著步,沿著歲月的軌跡再走一次,那「長長的街,好像在燃燒」的燈的星河往事。
在我小時候住過的這條昔稱「太平通」的商店街上,夜色她從來不走著貓一樣淺夢即止的腳步,一年到頭,重重橫跨於圓環夜市的燈火上空,油脂般燃燒的是無數 「台北人」生活艱難的乾柴、生存買賣的烈火,以及生命奮鬥的漿果。開門做生意,對這條街的人來說,除了「賺吃」,更意味著「人生宛如走馬燈」般地命運轉個 不停。無論是老闆還是夥計,汲汲營營一整個年頭,到頭來都落了個年關難過,但忙過了除夕這關,就可以關門閉戶一直到鬧完元宵才心滿意足地開市大吉。元宵節 是花燈節,是傳統「迎鼓仔燈」的上元暝,大人心裡盤算著什麼「燈火光明」、「點燈添丁」的念頭我不知道,但「迎鼓仔燈」我們小孩最愛了,在那個沒有玩具的 年代,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就是孩子們的童玩節。
hsias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時候我會想起我小時候居住的那條前通建成圓環後達永樂市場的小小巷弄。那時的家,是承租的,樓下是店面,父親做著批發零售的生意,二樓的前半是工廠,只 有後段一小截的閣樓,我們一家五口(那時家裡只有三個小孩,底下兩個妹妹還沒出生)擠著一個房間睡。小時我常常搬張矮凳子,坐在一樓的騎樓下,看著我生養 的那條街,過往的人、隔壁的鄰居、上門買貨的顧客、生張熟魏、街頭巷尾,腦海裡轉動著這條街日間有味、夜更未央的脈動。用現在的標準來看,居住環境當然是 不好的,但我的童年卻因此而充滿想像,無限豐富。那是一條生意盎然、很漂亮的商店街。
現在想起來,如果我是有文心與想像力的,絕對是拜那條街,以及舊時大稻埕的樓起樓塌之賜。
hsias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鬍子
我喜歡有鬍子的男人,正確一點說,是有鬍渣的男人,清晨起來,幾天沒刮的,鬍子硬生生的渣冒了出來,在男人的唇上下巴,帶點頹廢的勁,或是荒唐的沒勁兒,整個臉不自覺地,老一點、醜一點、亂一點,佈圖出一種沙漠中的仙人掌葉,針狀的刺。
hsias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對於人魚故事的興趣,多半來自於陸地與海洋的距離、古老傳說和安徒生童話,以及,半人半妖海路雙棲女身魚尾的絕美造型。丹麥是安徒生的故鄉,哥本哈根港 口面海的岩石上,麗緻哀怨的美人魚雕像,一個世紀來,用魚尾裂成雙腳的櫥窗坐姿,靜靜向世人展示著人魚之戀的痛苦與絕望。
立了像,昭了誓,人類不愛她,卻強留她在人間,再也回不去深海的故鄉。小美人魚寧可變成泡沫空氣,也不願傷害她愛的人。安徒生把被成人世界遺忘了的感情本質,用童話的純真寫出,愛情,不是佔有而是絕對的犧牲。夢想與現實,真是大海到陸地的遙不可及。
hsias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